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有哪些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17
除了当事人之间的有效约定外,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连带责任的适用条件分别作了规定,这些规定是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认定当事人是否承担连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连带责任种类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及法律规定
一、因保证而承担的连带责任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时,即为连带责任保证。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此外,《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对因保证而承担连带责任也有明确规定。
二、合伙(包括合伙型联营)中的连带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合伙型联营中的连带责任与合伙中的情况类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合同的约定,各方应当对联营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
三、因代理而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因代理而承担连带责任包括以下情况:1、委托书授权不明,被代理人应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已终止,仍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3、委托代理人转托他人代理,因其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负连带责任。
四、因共同侵权而承担的连带责任
当两个以上人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时,应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也属于共同侵权人,同样应承担连带民事责任。权利被侵害人可以向任何一个侵权人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此有明确规定。
五、因共同债务而承担的连带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两个以上时,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六、因产品不合格造成损害,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的连带责任
根据《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或他人财产损害时,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产品的生产者对该责任负主要责任,而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产品的销售者对该责任负次要责任,而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因此,因产品不合格造成损害时,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的是一种连带赔偿责任。
七、因出借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而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答,因出借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而承担连带责任包括以下情况:1、合同签订人持有委托单位出具的介绍信签订合同,视为委托单位授予代理权。委托单位对该项合同应承担责任,而合同签订人应负连带责任。2、借用其他单位的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的经济合同应确认为无效合同,出借单位和借用人对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负连带责任。3、借用人与出借单位有隶属关系或承包关系,并进行正当的经营活动,不视为无效合同。但出借单位应与借用人对合同的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负连带赔偿责任。
八、企业法人分立后对原有债务的承担及开办企业有过错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后,原债务由变更后的法人承担。分立后的数个法人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分立应达成协议对原有债务的承担,否则不得分立。若协议对原有债务的承担明确到每个分立后的公司,则每个公司依协议各自承担责任;若协议仅确定了原有债务的分担比例,则分立后的公司对原有债务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企业单位开办的分支企业倒闭后,若该分支企业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则开办该分支企业的单位应负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