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的高利率是否合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高利贷法律知识

高利贷的高利率是否合法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1-16

 
144030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需要用钱的时候,如果我们向银行借贷,那么就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但是高利贷却不会,但是高利贷有很高的利率,这个利率是否是合法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利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高利贷,即利息异常高的借贷行为。根据国家规定,高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是非法的。高利贷是指有闲置资金的人将资金借给急需周转资金的人,并收取高额利息。如果利率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以上,就属于高利贷。

根据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此限度的部分,其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以谋取高利。法院在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因此,高利贷中超出限额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高利贷的最高利率

根据西方学界的解释,现代意义上的“高利贷”是指“超过法定最高利率的非法借贷”。可以看出,要被称为高利贷,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利率异常高和非法性。如果只是利率高而不违反法律规定,则不构成高利贷。因此,判断一笔借贷是否为高利贷,主要取决于各国的法律规定,不能仅凭利率的高低来判断。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是信用的基本形式 [1] 。换句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在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间放贷的利息就很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民间个人借贷的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被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从上述规定可见,自201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后,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标准,而是以是否超过36%为标准。换言之,年利率不超过36%的借贷不属于高利贷。

延伸阅读
  1. 借了高利贷没还找上门报警有用吗
  2. 网上高利贷中介犯法吗
  3. 放高利贷属于什么罪
  4. 个人放高利贷构成什么罪
  5. 被高利贷所迫写下的借款凭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2.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
  3. 高利贷本人还不起担保人是否需要还
  4. 给未成年放高利贷能判多久
  5. 遇到高利贷催收如何处理
  6. 放高利贷判刑标准
  7. 高利贷要偿还吗,是什么相关规定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