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相关的法条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相关的法条有哪些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6-10

 
143573
在我们现代的社会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他人的利益,那么我们通称这样的行为为不当得利。在我国对于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不当得利与相关的制度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让手心律师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当得利相关的法条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相关的法条主要包括《民法通则》第9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

《民法通则》第92条

根据《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在没有合法根据的情况下取得了不当利益,并且这导致了他人的损失,那么他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的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不当得利制度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司法解释对不当得利都有立法规定,但是由于这一制度的规定过于抽象化和概括化,导致了不当得利制度的适用困难。

首先,《民法通则》对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没有明确规定不当得利的返还客体的区分,也没有明确规定受益人的主观是善意还是恶意。

其次,司法解释对“返还不当利益”的界定不完备,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并不限于原物及其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这一解释也不明确。

此外,现行法规也没有对价格偿还的计算方法、善意受领人在所得利益不存在时免除的返还义务以及转得人的返还义务等进行规定。

因此,在实际审判此类案件时,法官只能依据“衡平”的原则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应返还的范围。然而,由于法官的素质良莠不齐,对不当得利制度的认识不同,可能导致相似的案件出现巨大的差异。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用不当得利制度,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和受益人的主观恶意要件,并提供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返还义务规定,以确保司法实践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延伸阅读
  1. 小三收的财产属于不当得利吗
  2. 不当得利诉前是否可以转移财产
  3. 不当得利债权能够转让吗
  4. 支付宝转账给别人后,我能拿回我的钱吗
  5. 不当得利纠纷的概念是哪些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2. 父亲欠的债务,儿子有责任偿还吗?
  3.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4. 高利贷本人还不起担保人是否需要还
  5. 遇到高利贷催收如何处理
  6. 高利贷要偿还吗,是什么相关规定
  7. 高利贷本金可以不还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