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1-13
根据合同法的理论,合同的成立指的是合同符合一定要件并存在客观表现,具体表现为将要约人的单方意思表示转化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
判断合同是否成立不仅是理论问题,也具有实际意义。首先,判断合同是否成立是为了确定合同是否存在,若合同根本不存在,则其履行、变更、转让、解除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存在;其次,判断合同是否成立是为了确认合同的效力,若合同根本不存在,则无法讨论合同的有效性或无效性问题,即保险合同的成立是保险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
保险合同是一项民事行为,也是一项合同行为,因此,保险合同不仅受保险法的调整,还应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调整,故保险合同的成立必须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和合同的成立要件。
我国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根据这一规定,保险合同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三个:首先,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其次,保险人同意承保;最后,保险人与投保人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这三个要件实质上仍然是合同法规定的要约和承诺过程。因此,保险合同原则上应在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达成一致意见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