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如何起算诉讼时效期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借款协议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如何起算诉讼时效期间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140889
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别人借钱不还大多数人会选择起诉来维护权益。那么借款合同如何起算诉讼时效期间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供您查阅,希望可以帮助您解决疑惑,也欢迎您直接来网站和律师进行沟通。

借款合同如何起算诉讼时效期间

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一、分期履行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计算

对于因分期履行的借款合同而生的债权,其诉讼时效应按每一期的期限届满日分别起算还是从最后一期届满后起算,存在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故对于约定分期偿还的借款合同,应从每一次的偿还期限届满之日分别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另一种意见认为,对于同一笔完整的借款,虽然规定了不同的偿还日期,但诉讼时效期间仍应从最后的偿还日期开始计算,否则将一个完整的法律关系割裂开来,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4月6日,针对云南高院的批复法函〔2004〕22号《关于分期履行合同诉讼时效期间应如何计算问题的答复》:对于分期履行合同的每一期债务发生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笔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的次日起算。因此,应当认定在借款合同约定分期履行的情况下,实际是将整体的债权分为若干个履行期限,甚至是法律后果互不相同的、相对独立的债权。根据《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的规定,应从每笔相对独立的债权履行期限届满时分别计算。

二、未定履行期限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计算

根据《合同法》第62条第(四)项的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此,没有约定履行期限或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借款合同,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诉讼时效从债权人催告后、必要的债务履行准备期届满之次日起计算,但自债的关系成立时起超过20年,不予保护。因此,对于未定履行期限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起算应从债权人主张权利而债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开始计算,或者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结束的次日开始计算。

延伸阅读
  1.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请求权时效
  2. 逾期交房违约责任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3. 抵押合同的抵押权期是多长时间?
  4. 如果把逾期的钱还了抵押合同还有效吗
  5.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受理与管辖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
  2. 借款合同
  3. 欠条是否为债权的唯一证据?
  4. 一、欠条作为证据的认定
  5. 出借人死亡对借条的效力的影响
  6.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及其特征
  7. 债务转移是否可撤销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