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是哪些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2-08
债权人在将自己的债权转让出去给第三方是很常发生的,债权转让看似美好但也存在不少的法律问题,稍微不小心就容易带来各种各样的纠纷,为此在债权转让之前双方都应该清楚具体的法律规定。多关注手心律师网,了解更多知识。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及相关问题
一、通知义务的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合同一经成立,债权即转移给受让人。债务人对债权转让的同意与否并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和生效,通知债务人只决定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的法律约束力。即使没有通知,受让人在债权转让合意达成后即取代原债权人的地位成为债权人,并具有原告资格。如果要求通知义务在诉讼之前完成,并以此为由驳回受让人的诉讼请求,则违背了合同法的立法本意。合同法设立债权转让的目的是及时解决经济纠纷,鼓励交易并促进经济的正常流转。同时,这也曲解了合同法第八十条的立法本意。该条规定通知义务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尊重债权人对其权利的行使,另一方面维护经济秩序的相对稳定,以债务人收到债权转让通知的时间为分界点,确认债务人应履行其偿债义务的对象。
二、通知义务的方式
合同法和司法解释并未明确规定通知义务的方式。笔者认为,通知可以采用口头方式,但如果债务人不予认可,则需要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证人作为证明。
三、通知义务的主体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通知的履行主体是债权人,受让人没有通知义务。然而,债权人是否履行通知义务直接影响受让债权对债务人的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