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欠条作为证据的认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欠条法律知识

一、欠条作为证据的认定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04

 
409121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更加开放,具体表现就是离婚案件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而在处理离婚案件时,法官经常会收到很多虚假、伪造的欠条证据,这就给庭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一定要正确认定欠条的效力,这样才能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那么我们将离婚债务欠条的认定进行讲解,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实践中,一方当事人常常提交借款人一方书写的欠条来证明家庭共同债务的存在。对于这种情况,各地法院倾向于根据证据本身的属性来认定。例如,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2007)句民一初字第23号《民事判决书》认为,原告提交的借条作为证据时,被告提出了异议。考虑到证据所形成的债务关系的当事人是原告的亲属且存在利害关系,该法院认为该证据的证明效力较低,因此不予认定。这个法院主要从证据本身来判断其证明力。

另外,也有法院有意避免证据的争议而对证据予以认定。例如,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的(2007)三亚民一终字第69号《民事判决书》中提到,在王某与陈某离婚纠纷上诉案中,关于陈某主张与其二姐夫借款治病,要求王某共同偿还债务的问题。虽然陈某提供了两张借条,但王某对借条的真实性提出了异议。同时,陈某一直没有告知王某借款治病的事实。因此,陈某要求王某共同偿还债务的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一般情况下不应认可夫妻一方当事人提交的欠条作为证据,除非另一方当事人认可该欠条。其理由如下:根据欠条的出具规则,通常在借款时,由借款人出具欠条给出借人,并由出借人保留欠条以主张债权。在归还借款时,欠条会被收回或销毁。然而,在离婚婚姻纠纷案件中,离婚一方当事人自己提交欠条至法院,与通常情况下欠条保留在出借人手上的惯例不符,明显具有伪造债务以获取更多共同财产的嫌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欠条的证据效力可不予认可。而且,由于欠条已经在婚姻一方当事人手中,可以视为欠款已经还清。作为债权人,一般不得另行起诉追还欠款。当然,实践中确实存在出借人为主张债权而将欠条交给离婚一方当事人的情况,如果不认可欠条的效力,可能会造成不公平。然而,这种个案的不公平可能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公平问题。

二、借款合同等凭证作为证据的认定

在实践中,也有一方当事人提交借款时双方订立的借款合同等凭证作为书证,以证明家庭存在共同债务。法院不宜直接认定当事人是否存在共同债务。理由如下:

  1. 由于借款合同等凭证是债权债务人双方共同签订的,仅凭一方提交的合同尚不足以认定借款合同的存在。
  2. 由于我国婚姻案件中一般不主张第三人的参与,所以债权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可行性不大。

综上所述,由于这种情况下双方共同债务无法认定,法院应告知债权人和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涉及借款合同等借款凭证所涉债务。

三、欠条和证人作证的情形

离婚一方当事人提交借款人一方书写的欠条的同时,还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对欠条的效力也应不予认定。理由与前述情形基本相同。

即由于借条已经在借款人的手里,出借人出庭作证证明借款尚未归还的证据不足。

四、借款合同等凭证和证人作证的情形

当一方当事人提交借款双方订立的借款合同等凭证作为书证,并提供证人作证时,情况较为复杂。但总的处理方式是不宜在判决书中对该债务作判决。其理由如下:

  1. 如果仅仅提供证人作证,如债权人出庭作证,尚不足以认定债务的存在,必须出示双方共同签订的借款合同等书面凭证。然而,证人并非当事人,证人自己提供证据也不妥,与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不相符。
  2. 主张存在共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也不应提交另一方保存的合同。如果提交,也不应认定,理由与前述情形一致,即两份合同都在借款人手中,应认定借款已经归还。
  3. 假如在判决书中认定离婚双方承担债务的方式,可能会侵犯第三人的债权,无形剥夺了债权人主张连带债权的权利。
  4. 借款合同的履行期限未必到期。如果判决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该共同债务,其法律效果如何?是判决直接向债权人偿还借款?如果是,是否构成了侵犯了离婚一方的期待权?如果法院仅仅判决夫妻双方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是否意味着债权人也可依据该判决申请执行,或者再另行起诉呢?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合同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限
  2. 欠款追讨的法律途径和程序
  3. 借款合同履行的证明
  4. 债务置换的方式及法律规定
  5. 借款协议
  6. 债权人免除债务的法律特征
  7. 小贷公司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