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及其特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务转让法律知识

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及其特征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4-05

 
376293
欠下了债务而不能偿还的人有很多,在面对重重的债务很多人在自己没有能力偿还的时候,就会打算将这些债务转移出去,让自己的朋友或是亲人代替自己偿还,成为新的债务人。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债务转移的法律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债务人转移合同义务给第三人时,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债务转移是指在当事人协议或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债务人将债务转移到第三人身上,由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地位成为新的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现象。根据该条规定,合同义务转移制度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 债务的可转移性

只有当事人亲自履行的债务不能转移,其他债务可以转移。

2. 债权人同意的必要性

债务转移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

3. 新的合同关系的产生

债务转移后,原有的合同关系消失,新的合同关系产生。

4. 合同主体的变更

债务转移后,第三人成为合同的当事人。

广义的合同义务转移包括两种情况:

1. 债务承担

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协议,将合同义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债务人与第三人约定由第三人取代债务人的合同地位,向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

2. 代替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

第三人自愿替代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但并不成为合同的当事人。

因此,《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的是狭义上的合同义务转移,即债务承担的情况,并不包括第三人代为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的合同义务转移,又可以分为两种形态:

1. 合同义务全部转让

债权人或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由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承担全部债务,原债务人脱离原有合同关系。通常称为“免责的债务承担”。

2. 合同义务部分转让

原有债务人并未脱离原有合同关系,而是由第三人加入合同关系,与原债务人一起向同一债权人承担合同义务。通常称为“并存的债务承担”。

无论是合同义务的全部转让还是部分转让,都必须经过转让债务的协议,并且必须获得债权人的同意,才能使转让合同义务的协议生效。这是因为债务作为一种义务必须由债务人履行,而合同义务的履行直接关系到债权人的利益实现。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债务转让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在进行债务转让时,应严格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进行,以避免可能带来的后果。

延伸阅读
  1. 债权人在追收债务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2. 公司合并原债权债务转移
  3. 房屋抵押与房屋按揭的法律区别
  4. 案情简介
  5. 协助债务人转移财产犯罪的法律责任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
  2. 承包装修总工程欠条
  3. 如何使欠条具有法律效力
  4. 公司债权债务转让的法律事项
  5. 私下协商利息逾期一天两百有效吗
  6. 函件编号:
  7. 债务转移是否可撤销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