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如何解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抗辩权法律知识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如何解读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2-21

 
138213
我们知道,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诚实善意的履行,如果对方不履行的,可以请求对方履行。那么,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如何解读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解读及区分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方合同当事人在对等给付之前,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根据《合同法》第66条的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时,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即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无权要求另一方履行义务。同时,在对方未履行债务的情况下,也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于买卖、租赁、互易等双务合同中,但具有严格的构成条件。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条件包括:

1. 当事人在同一合同中互负债务,即债务基于同一合同关系,并且双方都要负担债务。

2. 双方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即债务到期时间相同。

3. 对方未履行债务,即对方当事人未按合同履行义务。

4. 对方的履行是可能的,即对方当事人有能力履行债务。

如果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条件都满足,一方当事人可以援引该权利拒绝履行自己的主要合同义务。

二、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是指先履行方有权中止履行合同,并在后履行方未能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担保的合理期限内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第68条和第69条的规定,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在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并在合理期限内解除合同。

不安抗辩权的构成条件包括:

1. 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且两债务间具有对价关系。

2. 不安抗辩权适用的双务合同属于异时履行,即先履行方先于后履行方履行。

3. 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

4. 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需承担通知义务和举证义务,即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对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如果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而中止履行,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可能会承担违约责任。

不安抗辩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在目的、性质和根据上存在差异,不可以简单地将留置权的制度适用于不安抗辩权的情形。

延伸阅读
  1. 判决生效后是否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
  2. 依法行使抵押权的条件及特别约定
  3. 合同法中的中止履约权和合同解除权
  4. 不安抗辩权适用条件
  5.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无钱还债担保公司拖车合法吗
  2. 可以对信用卡进行财产保全吗?
  3.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4. 代位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5. 民法典:抵押反担保人是否能向债权人请求代偿?
  6.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7.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