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直接诉讼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监督管理措施法律知识

什么是直接诉讼

点击数:48 更新时间:2023-12-17

 
136674
诉权是按照一定程序、向法院对一定的人提出权益主张,并要求法院予以解决和保护的请求的权利。股东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公司、向政府主管部门、向法院寻求救济;其中,股东的诉讼是维护其合法权益最重要、也是最有效地的手段。股东根据公司法有权提起的诉讼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诉讼,二是派生诉讼。

直接诉讼与股东权益保护

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以自身利益为目的,以股东身份直接向公司或其他侵害其权益的人提起的诉讼。这类诉讼主要涉及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包括要求股息、查阅账簿、行使投票权、召开股东大会等。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11条的规定,股东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但该规定仅限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议违法行为,未涉及其他侵害股东权益的行为。同时,对于股东的资格、诉讼条件和时效等方面也没有明确规定,这可能导致个别股东滥用诉讼权利的现象。

直接诉讼的困境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在保护股东权益方面存在不足,并且司法实践中也存在问题,导致股东直接诉讼面临许多困难。例如,1998年的**实业及全体董事、中介机构虚假陈述侵权案,股东要求赔偿的诉讼并未被法院受理,法院认为该问题不在受理范围内,且无法证明股东的损失与虚假披露之间的联系。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做出了暂不受理股东诉讼的规定,直到2003年才制定了有关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规定。然而,这些规定仍存在缺陷,未将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禁止性行为纳入股东诉讼范围,也未允许集团诉讼的形式。

派生诉讼与公司利益保护

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侵害,尤其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董事和其他管理人员侵害时,由于公司机关如董事会无法代表公司行使诉权,股东或其他主体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公司损失。这种诉讼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742年英国的Sutton事件,随后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派生诉讼制度的出现,有助于股东监督公司经营,防止控股股东和董事滥用职权,从根本上维护股东共同利益。

延伸阅读
  1. 公司解散诉讼中的财产冻结问题
  2. 公司解散清算后股东不认可的处理方式
  3. 公司注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
  4.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引入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意义和问题
  5. 诉讼阶段中的股权转让规定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热门知识

  1.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2. 企业破产债务处理程序
  3. 股权转让未支付款项的诉讼时效
  4. 股东对公司解散存分歧小股东一般怎么维权
  5. 公司解散的条件
  6. 监事的权力和职责
  7. 单位破产债权债务的处置方式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