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2-21
被告李某作为一名在职的妇产科医生,在未经有权机关批准的情况下,在家中私设诊所为他人接生孩子。然而,由于李某家中不具备抢救设施,导致在产妇出现大出血后,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进而延误了抢救时机,最终导致原告的子宫被切除。从损害后果来看,这是一起相当严重的案件。
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服务活动,都属于非法行医。被告李某未取得执业许可证,在家中从事医疗服务活动,因此其行为属于非法行医。
非法行医属于普通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而不是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应按照赔偿原则、项目和计算标准办理赔偿事宜。值得注意的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一部行政法规,其赔偿标准较低,并且规定了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情况下不予赔偿,从而未能充分体现生命的价值和人格尊严。
在本案中,被告李某作为非法行医者,其行为导致原告的子宫被切除,从而给原告造成了损害。根据法院审理认定,李某的行为与原告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尽管李某主张原告凝血功能障碍是出血的原因,但由于缺乏证据支持,该主张不予支持。
在非法行医的情况下,患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合法行医者在行医活动中已经需要承担医疗风险的预见、防范以及减轻损害的义务,并且需要对过错和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而非法行医者更应当承担医疗风险和举证责任,这符合法学原理中“举轻以明重”的原则。
综上所述,根据两级法院的判决,被告李某应承担主要责任并赔偿原告三万元民事责任。这一判决从私法的角度落实了侵权法的补偿功能。然而,从公法的角度来看,对非法行医者的惩罚功能似乎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最终,被告李某不服判决并提出上诉,但二审法院驳回了上诉,维持了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