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3-20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事故处理的期限并未明确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医疗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的1年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
对于病员死亡的情况,《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的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若需要进行尸检,申请应在病员死亡后的48小时内提出,并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当病员及其家属与医疗单位对医疗事故或事件的确认和处理存在争议时,可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解决。所谓“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是指双方在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病员死亡、残废等不良后果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即在定性上有不同认识。双方都认为属于医疗事故,但在处理上却持不同意见。在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首先应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进行确认和解决,而不应直接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医疗事故纠纷经过自行协商后,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和处理无法达成协议时,应由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并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
医疗事故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即通过人民法院的审理来解决。诉讼解决的途径包括民事诉讼解决、刑事诉讼解决和行政诉讼解决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