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库工作制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原则法律知识

血库工作制度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35098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了解献血,甚至很多人有过亲自献血的经验,在大医院中也有着输血验血的地方,但是您了解血库工作者的工作制度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便为您带来了关于血库工作制度,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刻的了解血库工作。。

献血程序及血液储存管理规定

一、献血者资格

1. 献血以自愿为原则,献血者的年龄限制为男性二十至五十岁,女性二十至四十五岁。

二、健康检查

1. 献血者应进行健康检查,包括病史复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血液检查和鉴定,只有符合要求的献血者才可进行采血。

三、采血量及间隔时间

1. 采血量一次以二百毫升为宜,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

2. 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得少于四个月。

四、采血室卫生管理

1. 采血室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清洁。

2. 采血时应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和采血常规。

五、献血后的休息和补给

1. 采血后,献血者应在原采血台上平卧休息5~10分钟。

2. 医院应提供茶水,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供应适当的点心或饮食。

3. 根据规定,应向献血者发放营养补助费,将采血量记录在献血者卡片和采血登记簿中。

六、急救药品和抢救措施

1. 采血室应备有急救药品,以便在献血者发生反应时能及时进行抢救。

七、血液储存管理

1. 血液采取后应及时送入冰箱内储存。

2. 定时观察冰箱温度并做记录,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或将血液移存备用冰箱内。

3. 冰箱的门要经常锁上,钥匙由血库值班人保管。

4. 每个冰箱应有备品牌或簿,要求反映出冰箱内每瓶血的血型、血量、采取日期和存放位置。

5. 冰箱内血瓶的排列应按采血日先后由前向后排。

八、血液使用和输血单管理

1. 储血期间禁止开瓶,已开瓶的血液或血浆应立即输用。

2. 已输用过的剩余血液或血浆禁止再次使用。

3. 输血经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或值班医师)决定,由医师或护士填写输血单。

4. 输血单连同病员的血液标本送交血库作血型交叉配合试验。

5. 标本试管上应贴上标签,写明病员姓名和病案号,以防止错误。

九、血液发放和查对

1. 发放血液时,取血者应与发血者一起进行查对。

2. 要求血瓶无破损,瓶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瓶签瓶卡无污损不清,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

3. 与受血者的血液进行配合试验,确保无配合禁忌。

十、输血前的再次检查

1. 在病员输血前,负责输血的医师必须再次检查,确保输血无误。

2. 输血前应保留部分瓶内血液,以备必要时(如输血反应)进行检查。

十一、血液出库和重新储存

1. 血液出库原则上不可退还。

2. 如出库时间甚短(半小时以内),血液未经开动或做其他处理(如加温、摇动),经血库医师鉴定同意,方可考虑重新储存。

十二、输血反应和联系血库

1. 经治医师应随时检查病员有无输血反应。

2. 如出现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并与血库取得联系。

相关标签: 大小周工作制
延伸阅读
  1. 行为规范及工作制度
  2. 劳务协议
  3.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
  4.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
  5. 综合计时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4.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5. 广东省渡口渡船安全管理办法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网吧规章管理制度范本
  2. 公司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3. 餐饮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4. 培训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