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调解的条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赔偿调解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调解的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0-05-25

 
134855
由于医疗事故或者家属的纠缠,经常会发生医疗纠纷。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时,当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进行调解解决,既方便又和谐。那么医疗纠纷调解的条件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纠纷调解的条件有哪些

大部分医疗纠纷均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说,协商是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方式,应当引起医患双方的足够重视。

1、医疗纠纷协商的前提

1、医患双方均有协商的意愿;

2、医患双方在各项条款上均达成一致意见。

2、合法协商的条件

1、患方合法主体为:患者本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者的监护人;死者的合法继承人;

2、医疗机构的主体为:建立医患关系的医疗机构或其法人;

3、协议应当为双方自愿,不得有欺诈、胁迫等行为;

4、协议条款不违背我国法律。

3、无效的协商协议

1、患方签约的主体不合法,如患者本人为18周岁以上的成人,但协议由其父母签署,且患者不予认可的,则协议无效;

2、医方签约的主体不合法,如协议为医师个人签署;

3、有胁迫、欺诈行为,如医疗机构法人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

4、协议内容违背法律,如为获得保险赔偿而虚构医疗纠纷赔偿;

4、双方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协议条款

1、应当载明医患双方的基本情况;

2、医疗事故的原因;

3、医患双方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

4、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

5、医患双方的签名。

5、保证协商协议合法有效的途径

1、公证;

2、律师见证。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行政调解是对医疗事故赔偿的调解,应当在已经确定为医疗事故后,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如果医患双方当事人对是否为医疗事故还有争议,不能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卫生行政部门也不能对此进行调解。

延伸阅读
  1. 合作医疗纠纷怎么处理
  2. 医疗纠纷怎么调解
  3. 劳动合同纠纷:是否适用仲裁程序?
  4. 医疗纠纷调解的注意事项
  5.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2.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细则
  3.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费用问题
  4.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
  5. 医疗纠纷调解可以调几次
  6. 如果发生了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7. 医疗过失鉴定
医疗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