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证据需要什么要求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提供证据需要什么要求吗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2-07

 
133324

证据的重要性及其来源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是诉讼活动的核心问题。诉讼活动主要围绕着证据的搜集和运用展开。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时,应当提供原件或原物。如果无法提供原件或原物,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时,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对于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证据,也应当履行相关证明手续。当事人提供外文书证或外文说明资料时,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证据的分类和提交要求

当事人应当对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分类编号,并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根据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时,应当出具收据,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和页数以及收到的时间,由经办人员签名或盖章。

特殊情况下的证据要求

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对于双方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

不需要提供证据的情况

以下情况下,当事人不需要提供证据:

  1. 众所周知的事实:指在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知晓的事实。
  2. 自然规律或定理:指客观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的反映。
  3. 推定的事实:根据已知事实,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或法律规定作出的事实概然性的推断。但如果当事人有其他证据证明推定不能成立,则推定无效。
  4. 已为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指法院或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中已对某些事实问题作出认定的,不需要再提供证据证明。但如果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法律认定的,则除外。
  5. 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指已经经过有效公证的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6. 自认的事实:指当事一方提出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表示认可的,无需提供证据证明。
延伸阅读
  1. 办理房产证需要购房合同的吗
  2. 商标变更的程序有什么
  3. 改名需要什么材料
  4. 军人办理离婚程序需要哪些材料(军人办理离婚需要哪些材料)
  5. 审判阶段可以退回补充侦查吗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2.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共同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
  3. 全面、系统地进行认证
  4. 行政起诉状的合义、功能
  5.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7.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需要哪些材料?
  3. 申请发明专利需要哪些材料?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继承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办理流程
  6. 贷款买房流程
  7. 房屋买卖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学校供货合同范本
  2. 公司与材料商的合作协议范本
  3. 材料商合作协议范本
  4. (公司股东)个人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