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量的运作规则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裁量的运作规则有哪些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2-30

 
132882

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原则

合法性原则

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按照法定的授权、形式和程序进行,并对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的目的,不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偏离立法目的。对于不确定的法律概念的解释,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的精神和价值目标,遵循公认的基本原则,不能任意进行扩大或缩小的解释,对于相同的概念解释不得前后不一致,也不能违背已有的规范性文件对此概念所做的政策性解释。

合理性原则

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适度、公正,并且必须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基于正当动机和适当考虑。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必须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出发,充分考虑行为的原因、性质、情节和后果,必须考虑相关因素,不能偏颇一方或忽略某些应该考虑的因素和情况,也不能考虑不相关的因素。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裁量必须体现公平、公正、正义的价值观,对相对人一视同仁,对同种情况必须同样对待,对不同情况必须不同对待。此外,在行使裁量权时,行政机关必须坚持比例原则、适度原则和必要性原则。

行政自我拘束原则

行政自我拘束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某个案件中作出一定决定或采取一定措施后,在其后的所有同类案件中都要受其前面作出的决定或采取的措施的拘束,对有关行政相对人必须作出相同的决定或采取相同的措施。行政自我拘束原则扩大了法院对行使行政裁量权进行事后干预的范围,从保护私人权利的角度出发。行政自我拘束原则要求行政裁量必须遵循自我拘束原则,注重前后裁量的一致性,不能反复无常或频繁更替,不允许对两个在主要方面相同的案件作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裁决。为了规范行政执法,避免或减少行政裁量权的滥用,建立行政裁量案例制度以及法院审查的行政判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程序要求

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必须认真履行法定程序。当法律对程序没有明确规定时,行政裁量权本身包含了启动程序的可能性和具体选择。但当法律明确规定了程序时,行政裁量必须认真履行相关程序,不能故意不启动程序、拖延履行程序或为程序的履行设置障碍。

行政不作为

不行使或怠于行使行政裁量权也是不允许的。行政裁量权是现代统治所必须的,是行政主体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方式或手段。不行使或怠于行使行政裁量权,与滥用行使同样可能对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带来危害,因此需要受到监督和制约。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是否构成犯罪?——从法律角度解析
  2.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
  3. 哪个部门宣告申请公司的设立是无效的
  4. 婚姻登记与婚姻法的性质
  5. 第一审的审理公开性问题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2.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3.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4.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5.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6.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7. 案情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3.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4. 伪造商标标识的侵权纠纷
  5. 售假货注册商标的侵权纠纷
  6.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7.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热门合同下载

  1. 环保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2. 网络独家销售合同范本
  3. 行政诉讼被告答辩状范本
  4. 行政上诉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