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与婚姻法的性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婚姻登记与婚姻法的性质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6

 
368065
本案当事人是在婚姻法颁布实施之后登记结婚的。在结婚登记未撤消时,一审法院便迳行宣告无效,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民事诉讼中的民事纠纷涉及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能成为民事诉讼审查和否定的对象,即法院不能迳行作出否定业已存在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裁判。本案中,法官如果认为当事人属违法取得结婚证的,应裁定中止审理,告知当事人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向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待行政诉讼结束或行政机关纠正后再恢复审理。如果当事人不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也未予纠正,法院可直接驳回其要求宣告婚姻无效的诉讼请求,对解除夫妻关系的请求作出或支持或驳回的判决。

婚姻登记的本质

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姻登记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由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确认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关系。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姻登记并非一种契约关系,而是一种行政行为。

婚姻法对登记的规定

根据1950年婚姻法第六条的规定,不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行为将不予登记。这表明婚姻法本质上仍然属于契约关系。然而,1980年的婚姻法规定登记的目的是确立夫妻关系,这意味着登记行为产生了夫妻身份事实和夫妻关系。因此,婚姻登记可以被视为一种行政许可行为,并且登记是婚姻关系成立的唯一要件。

婚姻的法定身份

婚姻不再被视为一种民事契约,而是成为一种与男女同居等其他法律现象有所区别的法律现象。根据1980年婚姻法的规定,婚姻的性质是法定身份。因此,对于在1981年1月1日之前成立的婚姻,法院可以依法审理其效力。婚姻的效力取决于登记行为的效力,它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

误解与正确认识

尽管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婚姻登记的性质,但在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仍有一些人习惯性地将婚姻视为一种契约关系,这是一种误解。正确的理解是,婚姻是一种法定身份,其成立取决于婚姻登记行为。因此,在处理婚姻案件时,法院应依法审理婚姻的效力,而不是将其视为契约关系。

婚姻法规热门知识

  1. 申请结婚所需的证明材料
  2. 婚内索赔问题的法律支持问题
  3. 我国法院的管辖权规定
  4.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5. 相处一年才告诉未离婚构成犯罪吗?
  6. 一夫多妻制是否合法(《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7. 婚姻登记与婚姻法的性质
婚姻法规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