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共同保证追偿顺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共同保证法律知识

连带共同保证追偿顺序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22

 
13221
在担保法中,有关于连带共同保证的问题,很多人可能对此闻所未闻。对于连带共同保证人的追偿顺序更是一无所知了。对于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顺序问题,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连带共同保证追偿顺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的规定,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法从债务人那里追偿的部分应由各连带保证人按照他们之间的内部约定的比例来分担。如果没有约定,那么就应该平均分担。因此,在连带共同保证中,如果其中一个连带保证人先行向债权人清偿债务,那么他就有权利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不过,他应该首先向主债务人追偿。如果主债务人无法清偿,那么其他连带保证人应在主债务人无法清偿的范围内进行偿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作为法官审判业务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明确了这一先后顺序。

连带共同保证追偿的诉讼方式

追偿顺序的先后并不意味着诉讼需要分开进行。在本案中,B公司将A公司和C公司作为被告同时起诉,法院出于节约诉讼资源和提高司法效率的考虑,对此予以认可。在实际纠纷中,已经清偿债务的连带保证人可以同时起诉主债务人和其他连带保证人,要求两者分别承担全部清偿责任和补充清偿责任。在执行程序中,先以主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偿付。另外,也可以先起诉债务人,等对其财产执行完毕后再起诉连带保证责任人。

然而,后一种做法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诉讼时效的问题,即对主债务人起诉是否会对其他连带保证人的诉讼时效产生中断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只规定了连带之债中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涉他性。而连带保证人先行清偿后,主债务人和其他连带保证人之间并非连带责任关系,而是补充责任关系。因此,其中一方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是否具有涉他性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先决条件

先行清偿的连带保证人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的先决条件是:他已经向主债务人追偿,并且存在无法追偿的部分。在本案中,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连带共同保证人C公司应对主债务人A公司向连带共同保证人B公司清偿不能部分,在担保限额内向B公司承担清偿责任”。由此可见,向主债务人无法追偿是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的前提。那么,什么情况才能构成无法追偿呢?根据担保法解释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无法追偿是指在对债务人的存款、现金、有价证券、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交通工具等可以执行的动产和其他方便执行的财产进行执行后,债务仍未能得到清偿。

因此,构成“无法追偿”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履行一定追偿程序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先行清偿的连带保证人需要提起诉讼,并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进行追偿。如果没有经过法院的诉讼程序和执行程序,连带共同保证人以无法向主债务人追偿为由直接起诉其他连带保证人的,虽然法院可能会予以受理,但原告必须提供证据证明确实无法追偿,例如主债务人已经宣告破产,没有任何财产等。否则,被起诉的其他连带保证人将以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无法追偿为由提出抗辩。

追偿程序“完毕”

追偿程序“完毕”一般指担保法解释第一百三十一条中的“执行完毕”,包括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执行完毕、裁定终结执行或者当事人之间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已履行完毕等情形。前两种情况的“完毕”由法院来决定,足以证明能够清偿或无法清偿。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主债务人和先行清偿的连带保证人恶意损害其他连带保证人的情况。因此,其他连带保证人应当注意保留证据,证明主债务人仍然拥有财产可供执行。

有未能清偿的部分

即通过法院的执行,先行清偿的连带保证人的追偿数额仍未能全部得到清偿。此时,先行清偿的连带保证人应提供证据证明确实未能全部清偿,并明确无法追偿的数额,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特别地,如果未明确无法追偿的数额,法院将无法判断其他连带保证人应承担的实际补充清偿数额。

延伸阅读
  1. 数人共同保证同一债务的范围
  2. 银行担保书
  3. 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反担保声明
  4. 合同编号:年字第号
  5. 违法分包承担连带责任的追偿权

保证热门知识

  1. 按份保证
  2. 保证合同生效的要件及债权债务责任承担关系
  3. 共同保证的效力
  4.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
  5.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是多久
  6. 连带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要应该注意哪些
  7. 民法典履行保证责任后是否取得优先受偿权
保证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公司物品借条范本
  2. 连带保证合同范本
  3. 按份共同保证合同范本
  4. 连带共同保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