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7-10
1.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办理任职手续
根据《联邦德国官员法》的规定,需要进行任命的情况包括:(1)取得官员身份;(2)由一种类型的官员改换成另一种类型的官员;(3)第一次授予职务;(4)授予不同基本工资的另一职务;(5)授予不同职称的另一职务。
我国公务员制度明确规定,在以下六种情形下必须办理任职手续:(1)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合格的;(2)从其他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调入国家行政机关的;(3)转换职位的;(4)晋升或降低职务的;(5)免职后需要恢复工作的;(6)其他原因需要任职的。
2. 任职程序
任职程序指的是完成任命公务员职务所需的步骤。根据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任命国家公务员职务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用人单位或上级提出拟任职人选;(2)对拟任职人选进行考核;(3)由有关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是否任职;(4)对决定任职者颁发任职通知和任命书。此外,任命国家公务员职务还应确定或调整公务员的级别或工资档次。
对公务员兼职的管理是公务员职务管理的一部分。根据各国公务员制度的规定,兼职主要限制在学术性、公益性活动范围内,禁止公务员兼任有报酬的公职,以及禁止公务员在营利性机构兼职。我国公务员制度对兼职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原则上一人一职。公务员身兼数职会导致管理上的矛盾和紊乱,降低工作效率。
(2) 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在国家行政机关内兼任一个实职。
(3) 不得在企业和营利性事业单位兼任职务。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公务员利用行政权力从事非法营利活动,以及防止滋生腐败现象。
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担任不同层次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实行最高任职年龄限制。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促进公务员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增强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并实现合理的新老交替。规定最高任职年龄限制有利于保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推动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最高任职年龄限制应遵循适度的原则,根据公务员制度的实施状况和现实社会条件,逐步实现担任不同层次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年龄梯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