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13
在民事审判中,保证合同的保证人常常会提出质疑:债权人还未向债务人追讨债务,为何直接向我作为保证人追偿呢?最近,江苏省某公司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县法院审理时提出了这个疑问,但法官的回答是:你公司签订的是连带保证合同,而非一般保证合同,因此债权人有权选择向债务人和保证人要求偿还债务。
连带保证是指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且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的一种保证合同。相比之下,一般保证仅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才需承担保证责任。
对此,江苏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仍然不解,称当初签订合同时并未约定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此时,承办法官耐心地向他解释道:保证是债务人和担保人对债权人的承诺,当约定不明时,应以有利于债权人的解释为准。根据《担保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未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应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听完法官的解释,公司负责人终于理解了。
因此,保证责任不可随意约定,否则可能陷入困境。如果担保人希望债权人仅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才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应经债权人同意并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为一般保证责任。
顾某是嘉善某电子公司的业务人员,在2007年6月离开公司时出具了一份保证书,承诺在完成外加工业务后与毅林电子厂结清加工费及相关手续。然而,后来因电子公司与对方电子厂的货款结算出现问题,电子公司起诉顾某,要求其按照保证书的承诺支付应收货款25395元,但最终法院未予认可。
法院认为,根据被告顾某出具的保证书内容来看,顾某仅承诺负责结算,并未表示愿意支付加工费。此外,顾某还与对方电子厂进行了对账,于6月26日形成了对账单,电子厂对收货数量进行了确认。由此可见,被告顾某已经完成了保证任务,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没有法律依据。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原告电子公司不服,提起上诉。经过嘉兴中院的二审,一审判决得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