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8 更新时间:2023-11-18
在国家公务员的回避制度中,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否也被纳入范围呢?根据相关规定,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并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的回避范围。实际上,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需要回避的是自己的父母、直系亲属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亲属。
国家公务员在以下关系中的任何一种都必须执行回避制度:
国家公务员如果存在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近姻亲关系,就不能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也不能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所属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或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此外,各级各部门在选调人员时也应避免将同乡同学调至同一单位任职。当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涉及到自己或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员的利害关系时,也必须执行回避制度。担任市区、镇两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不得在原籍任职。
回避制度具有强制性,只要是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调整决定。如果回避人员的职务不同,由职务较低的一方回避;如果有特殊工作需要,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也可以由职务较高的一方回避。如果职务相同,由部门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公务员可以自行提出回避申请,也可以根据管理权限由组织直接决定并通知其回避。需要回避的人员可以由所在部门调整到本部门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如果没有所属企事业单位或本部门无法调整的,可以与其他部门协商调整,如果与其他部门协商调整存在困难,可以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统一调整。被列入回避范围的人员在现有机关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前,需要如实填写《回避人员情况报告表》。各部门需要认真审查,严禁虚假填报。
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回避制度具有政策性强、难度大的特点,各部门需要认真组织,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并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各级领导要带头执行回避规定,确保回避工作的顺利进行。各部门开展回避工作的情况应作为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工作检查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未按规定完成回避调整计划的,不予办理其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的审批手续。被要求回避的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应无条件服从组织根据工作需要作出的回避决定。如果拒不服从合理安排,并经过批评教育无效,应予以辞退。公务员过渡工作完成后,需要加强对回避的检查与监督,并与公务员录用、晋升、调动、任用等环节结合起来,完善回避监督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