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是如何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处罚程序法律知识

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是如何的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6-30

 
130761

适用条件的明确化

一、民间纠纷的内涵明确

在治安管理法律语境中,长期以来,虽然民间纠纷作为一个法律术语存在,但由于缺乏法律对其内涵的明确定义,导致在执法中对民间纠纷的把握成为治安调解的最大难点。理论界对民间纠纷的理解也存在分歧,主流观点是参考《民间纠纷处理办法》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2007年12月8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第一次明确了民间纠纷的定义:“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和单位之间,在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产生的纠纷。”这一规定明确两点:一是民间纠纷的主体不仅包括公民,也包括单位;二是民间纠纷不仅可以发生在生活、工作中,也可以发生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这超越了《民间纠纷处理办法》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民间纠纷发生范围的界定。根据《调解规范》和经验判断,民间纠纷不仅可以发生在熟识的主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熟识的主体之间。

二、适用条件的放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的基础上,2006年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治安案件的类型,包括“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等八种行为,并规定了不适用调解的五种情形。《公安机关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一)》又增加了“制造噪声、发送信息、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动物恐吓他人、偷开机动车”等五种治安案件。这些规定回应了关于治安违法行为范围的争议。在情节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治安调解适用条件之一是“情节轻微”,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其修改为“情节较轻”。这一变动使得调解适用条件得到放宽,范围扩大。另外,打架斗殴和损毁财物类是多发性治安案件,其中以打架斗殴更为严重。原《条例》规定只有致人轻微伤的才能构成治安违法,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取消了伤情条件,只要有殴打他人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即构成治安违法。因此,从理论上讲,公安机关可调解案件的绝对数大大增加。

三、目前治安调解适用条件的特点

虽然治安调解适用条件的立法有所演变,但目前可以归纳为三个法定条件:起因、案件类型和情节。然而,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对于“情节较轻”,目前仍缺乏相应的标准和尺度,立法完全将自由裁量权赋予办理治安案件的公安机关,没有任何约束。其他适用条件仍然模糊不清,如在新的《程序规定》、《解释(一)》和《调解规范》中仍使用“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等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和“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宜化解矛盾的”等不确定的用语。对于“民间纠纷”的界定仍然侧重于概念的外延,其内涵仍然不确定,边界仍然不清。

延伸阅读
  1. 一、一般打架斗殴不到轻伤的处理方式
  2. 被打伤脸部缝针能报案吗?
  3. 派出所调解有哪些规定
  4. 校园欺凌和打架的区别
  5. 调解不成派出所如何处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热门知识

  1. 打人一巴掌对方不同意调解怎么办
  2. 外国人在中国的就业手续
  3. 司法鉴定与和解的关系
  4. 被派出所传唤的含义
  5. 强制戒毒所的出所时间及法律途径
  6. 租房纠纷问题可以报警吗
  7. 劳动合同纠纷:是否适用仲裁程序?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