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行使税款强制执行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法律知识

如何行使税款强制执行权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0-05-25

 
129758

第一,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其中从事生产经验的纳税人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二是在税务机关依法进行检查时,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收入的迹象的。除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外,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扣缴义务人也是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之一。

第二,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值得注意的是,非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不是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对象,但是作为纳税担保人并不限于生产经营的自然人和单位,也包括非生产经营的自然人和单位。另外,现行税收法律把纳税担保人纳入到可以执行强制措施范围内,结合担保法的一般原理,纳税担保人分为一般纳税担保人和连带纳税担保人。税务机关实施强制执行措施应当区分一般纳税担保和连带纳税担保,并按照担保法关于一般担保和连带担保规定来行使。《担保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责任。”即税务机关对一般纳税担保人实施强制执行措施时,一般纳税担保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连带保证则不同,税务机关于纳税人不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人不代扣代缴税款时,可以选择连带纳税人或者原来的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来实施税收强 制执行措施。

第三,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当事人。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针对的对象十分广泛,不限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因此,这一条的规定实际上给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规定了一个较为广泛的主体空间。

(2)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必须发生在责令期满之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期限要求在责令期限届满之后,在程序上实际要求税务机关在催缴税款的同时有通知的义务。执行前税务机关必须先行进行说明,即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责令限期缴纳(一次为限,最长期限为15日),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加算滞纳金,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送达,一份留存。先行告诫体现强制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责令期限内有不履行纳税义务迹象的行为,税务机关只能采取的是税收保全措施,而不是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延伸阅读
  1.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
  2. 税务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
  3. 行政复议申请的范围
  4. 税收保全是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吗
  5. 税务强制执行程序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所需材料清单
  2.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3.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4.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5. 如何申请成为人民陪审员
  6. 滞纳金的法律性质
  7. 行政拘留: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