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房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可拒收的情况有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责任法律知识

收房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可拒收的情况有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12972
购房人高高兴兴地去收房,物业却列出一大堆费用要购房人来交,而且态度坚决:“不交钱就不交房!”这种说法合理吗?这些费用哪些该交哪些不该交呢?房屋渗水、开裂能拒绝收房吗?购房人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往往有些不知所措。

两种情况可拒收房

情况一:“四大件”不齐全

文件一:《建筑工程竣工备案表》

该文件包括:工程基本情况;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意见;包括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等文件在内的竣工验收备案文件清单等。

文件二:《住宅质量保证书》

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所售商品房承担质量责任的法律文件,其中应当列明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核验的质量等级、保修范围等内容。

文件三:《住宅使用说明书》

应当对住宅的结构、性能和各部位、部件的类型、性能、标准等做出说明,并提出使用注意事项。

文件四:实测数据报告

开发商要向业主出示已取得国家认可的专业测绘单位对住房面积的实测数据和公摊面积报告。

情况二:房屋主体有问题

因为开发商在交房时都取得了竣工合格备案表,所以开发商会以此为由抗辩客户提出的房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但是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规定,客户有权自行委托有关部门对房屋的结构质量进行鉴定。

根据有关规定,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收房躲两大误区

1、误区一通知收房就算交房

开发商有时会说:只要通知你收房了,就算交房了。这是错误的观点。开发商所交付的房屋应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符合合同的约定,否则就不能算按期交房,交房不能以通知业主收房为标志。

此外,开发商应至少提前7天通知购房人收房的时间、地点。

2、误区二物业代表开发商

收房时,物业态度并非代表开发商的态度,对于物业的承诺要区分对待。如果物业是受开发商委托负责收房工作,一旦出了问题业主仍要找开发商承担责任。

如果物业是以管理小区的身份出面,让购房人签物业管理合同,购房人可以签,物业费也可以交。因为这是物业管理关系,和收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

收房要注意八点

1、注意一收房注意房款约定

如果客户与开发商在合同中约定,

在房款结清之前,开发商有权顺延交付房屋,则客户须结清房款之后,才能接收商品房。

2、注意二物业费不能乱涨价

根据现行规定,新建小区一般由开发商选聘物业管理公司,并签署前期物业管理协议。在签署购房合同时,开发商有义务向购房人出示业主临时公约,就物业费等相关事项作出约定。因此,如果在收房时出现物业费涨价的问题,业主可据此主张权利。

3、注意三物业费可以按月交

在办入住手续时,多数开发商或物业公司要求业主一次性交付一年或多年的物业管理费。根据有关规定,物业管理的各项收费可按月、按季或按年度计收,但不得一次性预收多年的物业管理费用。

4、注意四缴纳契税签协议

根据规定,契税一般于买卖双方办理房产权属过户或变更时向契税征收机关缴纳。现实中多数开发商在办理房屋入住手续时要求业主特别是按揭业主缴纳契税、交易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否则不予办理入住手续。

开发商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对于按揭买房的业主,在房屋权属证书未办下来之前,开发商要为其承担阶段性连带保证责任。若业主入住后不能及时缴纳产权办理时应缴纳的契税、交易手续费等费用,会造成房产证迟延办理或不能办理。而业主之所以不愿意在入住时缴纳这些费用,是怕开发商挪用。

对此问题,解决办法是业主与开发商协商,签订《契税缴纳协议书》,约定双方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等。

5、注意五先验房再办理手续

目前,开发商在交房时,一般都要求业主先办理手续,缴纳相关费用之后,才允许业主验房。对于这一不合理的程序,业主应坚持先验房,后办理手续,并应将验房时发现的相关问题书面呈递给开发商并让其签收,以避免以后的纠纷。

6、注意六建议业主集体收楼

鉴于购房人专业知识的匮乏,建议购房人在收房时能够集体收楼,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律师指导协助,这不但可以弥补单一主体知识的限制,更好、更有效地维权,还可引起开发商的重视,促使开发商就收房过程中的问题做约定。

7、注意七遇配套问题先收房

针对不同的房屋问题,开发商承担的责任有区别:房屋主体有质量问题要承担退房责任,若是掉灰、裂缝等问题,开发商要修补。如果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条件:比如配套设施、空气质量不合格等,购房人可先收房,然后要求开发商承担赔偿责任。

8、注意八投资买房尽快收房

有的业主买房是为了投资,迟延收房会造成其收租金的损失。如果开发商交付的房子存在质量问题,建议购房人做比较,如果租金的损失较大,建议先接收房,等把房子按照既定的计划出租后,再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1. 商业用房拆迁的具体补偿
  2. 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
  3. 家庭电梯拆迁的补偿问题
  4. 拆迁赔偿不合理怎么办呢
  5. 验收房屋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证热门知识

  1.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
  2. 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债权
  3. 卸货员受伤乙公司要承担责任吗
  4. 连带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要应该注意哪些
  5. 保证人的追偿权怎么行使
  6. 民法典履行保证责任后是否取得优先受偿权
  7. 民法典质押属于保证责任吗
保证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