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08
根据担保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并未将追偿权的享有与抗辩权的行使相挂钩。因此,保证人只要承担了保证责任,即应享有追偿权。若否定保证人在放弃抗辩权而承担保证责任情况下的追偿权,不仅缺乏法律依据,而且会大大限制甚至剥夺保证人的追偿权,对其不公平。
保证人放弃抗辩权是保证人对自己权利的自主决定,与债务人无关。司法者不应干预保证人的自由选择。
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取代债权人的地位行使债权人的原债权,实质上是债权人债权的法定转移。无论保证人是行使还是放弃抗辩权,其承担保证责任后均可代债权人之位行使原债权,即对债务人享有追偿权。
学界通常将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无过错列为保证人追偿权的行使条件之一。保证人放弃抗辩权而承担保证责任属于有过错的行为,因此保证人若有过错,则无追偿权。
保证人因放弃抗辩权而丧失追偿权是由于其自己的过错,而非对其不公平。
保证人放弃抗辩权后,若仍享有追偿权,则往往会损害债务人利益。
保证人的追偿权虽独立于抗辩权而存在,但它们之间的固有联系不容忽视。第一种意见将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作为保证人享有追偿权的唯一要件,完全割裂了保证人追偿权与抗辩权及其他权利的应有联系,是对该法条的片面理解。
保证人行使或放弃某些足以影响债务人实体利益的抗辩权,属于自由处分其权利的范畴,司法者不应干预。然而,在保证人放弃足以影响债务人实体利益的抗辩权而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况下,保证人若仍向债务人追偿,则构成权利滥用。因此,应当由司法者否定保证人在该种情况下的追偿权。
保证人的抗辩权包括专属于保证人的抗辩权和根据担保法规定享有的债务人的抗辩权。保证人在放弃专属于保证人的抗辩权或放弃债务人所享有并且债务人表示放弃的抗辩权的情况下,应当享有追偿权。
保证人的追偿权属于债权请求权,但是否归类于代位求偿权有待进一步讨论。此外,代位求偿权理论无助于解决保证人在放弃债务人所享有并且债务人未表示放弃的抗辩权而承担保证责任情况下的追偿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