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2-05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要申请行政赔偿,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首先,必须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请求。只有在赔偿义务机关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或者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的情况下,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2) 在满足国家赔偿法第三条(三)(四)(五)和第四条第(四)项的条件时,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3)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已经被法院确定违法并判决生效,当事人可以另外提出行政赔偿问题。此时,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赔偿而不予赔偿,或者逾期不予赔偿,或者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1) 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当行政复议机关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决定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
(2) 在提起诉讼时一并提出:法院会分别立案,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行政行为,即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执行公务的行为,才能构成行政赔偿。非行政行为,如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及行政人员的个人行为等,均不能构成行政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