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财产损失范围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财产损失范围是什么

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2-09

 
127693
在自己受到行政赔偿的时候,一般情况是需要经过相应部门的审核的,对一般的行政赔偿,这个所涉及到的财产损失的范围是如何进行规定的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政赔偿财产损失范围的界定

一、财产损害

财产损害是指因侵权行为导致的具有财产形态的价值减少或利益丧失。财产损害包括生命健康权的损害所产生的殡葬费和抚养费损失;身体受损导致生活上所需增加和劳动力减少的损害;物的损害,即毁损和消失导致的价值减少。同时,也包括非财产损害,如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名誉权、自由权受侵害而引发的抚慰金。

在大多数国家,对于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通常限于直接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实际利益的损失以及直接可得利益的损失。而对于间接损失和预期利益,一般不予赔偿。实际利益和可得利益的损失包括财产的全部或部分丧失,财产外部变形、数量减少导致的价值降低或失去价值,财产的变质、破损导致的价值降低或失去价值;可得利益的损失,如失去原本可获得的利息、利润或其他收入等。而预期利益是指尚未具体确定但依通常情形或已定计划、设备或其他特殊事项可以期待获得的利益,因损害而无法获得。在美国,国家赔偿往往与直接损失联系在一起;英国的侵权法规定了对间接经济损失的赔偿,但英国法院不愿意通过侵权制度赔偿受害人因非身体损害而引发的经济利益损失。

我国行政法理论界一直主张,行政侵权赔偿的范围应限于直接损害和将来必然获得的利益。尽管我国的《民法通则》和《行政诉讼法》没有将间接损失从行政赔偿范围中排除,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观点,一般认为行政诉讼中的侵权赔偿责任应限于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而不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这也是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主要区别之一。

二、非财产损害

非财产损害是指对公民法人的人格、名誉、健康、生命、自由等权利造成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损害,即人身权利的损害。人身权利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但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姓名、名誉、荣誉、肖像等权利,法人享有的名称权、名誉权等;身份权是指与权利主体的身份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抚养权、赡养权、监护权、法定继承权、代理权等。与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相关的还有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

侵犯人身权利通常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造成财产损害,对此类损害国家一般会进行赔偿;二是精神损害,即对人身造成的精神痛苦,包括精神上的悲伤、忧虑、气愤、失望等。精神损害多为侵犯人身权利而产生,但也不排除侵犯财产权利造成的精神损害。对于国家侵害公民法人人身权利造成的精神损害是否应予赔偿,在国外立法实践和我国理论研讨中存在一定争议。

国家赔偿法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和做法大多与民法相同。根据日本《国家赔偿法》第4条的规定,除特殊规定外,国家或公共团体应按照民法规定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在日本,无论是财产损害还是非财产损害,都属于可赔偿的范围。瑞士的《民法典》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国家赔偿责任。法国的行政法院起初对无法用金钱计算的精神损害如名誉、情感等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后来逐渐解除了限制,判决行政机关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目前还在逐步扩大,包括对信仰、美观、名誉的损害,国家开始承担赔偿责任。德国的《国家赔偿法》(草案)中专门规定了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但倾向于减轻对精神等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1. 侵权责任纠纷赔偿的法律依据
  2. 刑诉国家赔偿:保障受害人权益的法律程序
  3. 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费用定义
  4. 非法采矿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
  5. 交通肇事致死民事不赔偿的解决办法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
  2. 车祸2级残废赔偿金额计算
  3.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4. 看守所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司法赔偿?
  5.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
  6. 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复议的流程是怎样的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