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04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该法自1995年1月1日起生效。该法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也就是说,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1994年12月31日之前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将依照既有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而对于发生在1995年1月1日之后并经依法确认的侵权行为,将适用《国家赔偿法》进行赔偿。对于发生在1994年12月31日之前但持续至1995年1月1日之后并经依法确认的侵权行为,属于1995年1月1日之后应予赔偿的部分,将适用《国家赔偿法》进行赔偿;属于1994年12月31日之前应予赔偿的部分,将依照当时的规定进行赔偿;对于当时没有规定的情况,将参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进行赔偿。对于侵权行为发生于该法生效日之前,但终止于生效月之后的情况,国家不承担对该法生效日之前的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只对该法生效日以后仍在持续状态中的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这种情况在国家赔偿法生效后的一段时间内比较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时效的超过而逐渐消失。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的时效期间继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