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总额是多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法律知识

国家赔偿总额是多少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30

 
127316

国家赔偿总额

1. 土地征地补偿标准

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35700元/亩,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18700元/亩。

其中,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70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7 × 安置补偿倍数14。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70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5 × 安置补偿倍数6。

2. 土地征地补偿标准

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35354元/亩,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17600元/亩。

其中,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60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7 × 安置补偿倍数14。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60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5 × 安置补偿倍数6。

3. 土地征地补偿标准

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38400元/亩,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27200元/亩。

其中,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60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8 × 安置补偿倍数16。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60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6 × 安置补偿倍数11。

4. 土地征地补偿标准

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34100元/亩,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23250元/亩。

其中,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55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7 × 安置补偿倍数15。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55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6 × 安置补偿倍数9。

5. 土地征地补偿标准

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33660元/亩,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为22950元/亩。

其中,农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53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7 × 安置补偿倍数15。

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统一年产值1530元/亩 × 土地补偿倍数6 × 安置补偿倍数9。

国家赔偿计算标准

1.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

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2.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

造成身体伤害的,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需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还应支付扶养无劳动能力人的生活费。

造成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对于被扶养的未成年人,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对于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3. 致人精神损害的赔偿

应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4. 侵犯财产权造成损害的赔偿

对于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情况,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1. 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应返还财产。
  2. 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应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对于因此造成财产损坏或灭失的,按照规定赔偿。
  3. 应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应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4. 应返还的财产灭失的,应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5. 财产已拍卖或变卖的,应给付拍卖或变卖所得的价款。如果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应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6. 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应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7. 返还执行的罚款或罚金、追缴或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汇款的,应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8. 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国家赔偿费用预算和支付

国家赔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赔偿请求人凭生效的判决书、复议决定书、赔偿决定书或调解书,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支付赔偿金。

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支付赔偿金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依照预算管理权限向有关的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应在收到支付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被羁押赔偿详细天数的计算方法

对于被告人被采取刑事拘留(设为时间点a),并且羁押持续到判决生效后执行刑罚的情况,有以下两种情况对羁押天数进行计算:

  1. 若判决为缓刑,则在送达判决时应变更强制措施(设为时间点b)。若在时间点b之后没有进行羁押,被告人被宣告无罪,国家赔偿的详细天数为时间点a到时间点b的时间。
  2. 若判决为实刑,则在判决生效后,被告人交付执行(设为时间点c)。被告人处于羁押状态,此状态一直持续到被告人被宣告无罪释放(释放日设为时间点d)。国家赔偿的详细天数为时间点c到时间点d,只对被告人被执行的刑期进行赔偿。
延伸阅读
  1. 刑诉国家赔偿:保障受害人权益的法律程序
  2.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
  3. 交通费住宿费是行政赔偿的范围吗
  4. 赔偿方式
  5. 按照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起赔时间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行使职权侵犯人身权的赔偿
  3.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4. 看守所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司法赔偿?
  5.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
  6. 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复议的流程是怎样的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