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16
为了确定行政处罚的明确证明标准,我们可以先看看国外的做法。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对行政决定的证明标准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法第556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实施制裁之前必须研究全部案卷材料或者当事人引用的可靠、证明性和实质性证据。换句话说,行政机关只有在收集的证据能够使待证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待证事实不成立的可能性时,才能认定待证事实,并以此作为裁决的依据。这个标准被解释为证据优势标准,即在考虑全部证据材料后,当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达到了使待证事实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待证事实不成立的可能性的程度时,才能认定待证事实。
美国行政裁决证明标准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一般采用民事案件中的证据优势证明标准,而不必达到刑事案件中较高的证明要求。在英美法系中,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最高,要求证据能够排除对被告人无罪的合理怀疑,否则不能认为被告人有罪。
第二,对于某些案件,法律进行了特别规定,行政裁决的证明标准是分层次的。立法者在考虑基本政策的需要时,对不同案件规定了不同的证明标准。
在确定行政处罚证明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应建立在正确把握认识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认识过程是根据证据形成对已发生的、无法重现的事实的确信。因此,确定证明标准时应考虑到人的认识规律的特点。
2. 行政处罚相对于刑事、民事诉讼具有特殊性。在诉讼法中,刑事和民事程序的证明标准各有不同。行政处罚是法律对违反行政秩序的人给予的行政制裁,虽然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同属法律适用的方式,但其性质是不同的。行政处罚具有自身的固有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因此需要考虑到行政处罚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