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是否可以就同一违法事实多次罚款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法律知识

行政机关是否可以就同一违法事实多次罚款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09

 
126852

行政机关对同一违法行为是否可以多次罚款

一、行政处罚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二、行政处罚法的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条至第七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并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行政处罚的实施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至第十四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四、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至第十九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五、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况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八条:边远地区、水上及交通不便地区的行政机关罚款收缴困难问题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根据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如果因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存在困难,可以向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在当场收缴罚款。

第四十九条:当场收缴罚款的证明文件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时,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如果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未能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第五十条:当场收缴罚款的时间和程序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在收缴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对于在水上收缴的罚款,应当在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至指定的银行。

第五十一条:对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措施

如果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 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二条: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的申请

如果当事人确实遇到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经行政机关批准后,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

第五十三条:没收财物的处理

除了依法应当销毁的物品外,被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所得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返还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卖款项。

第五十四条: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有权申诉或者检举。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发现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第五十五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 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

(二) 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

(三) 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

(四) 违反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

第五十六条:拒绝使用非法单据的权利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时,如果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当事人有权拒绝接受处罚,并有权予以检举。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应当收缴和销毁使用的非法单据,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七条:违法收缴罚款和返还款项

行政机关违法自行收缴罚款的,财政部门违法向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或者拍卖款项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挪用罚款和没收财物的行为

行政机关挪用或者私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财物的,财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可以追缴,并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收缴罚款据为己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九条:行政机关损毁财物的赔偿责任

行政机关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财物,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进行赔偿,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条:违法实施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的赔偿责任

行政机关违法实施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或者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进行赔偿,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行政机关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违法行为

行政机关为牟取本单位私利,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可以责令纠正。对于拒不纠正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可以给予行政处分。对于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可以按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执法人员玩忽职守的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具体实施办法

本法第四十六条关于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规定,由国务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六十四条:生效日期

本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对于在本法公布前制定的法规和规章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与本法不符合的,应当在本法公布之日起,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修订。修订工作应当在1997年12月31日前完成。

延伸阅读
  1.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 在行政处罚中监护人的责任主要包括了哪些
  3. 行政处罚设定权层次是什么
  4. 劳动仲裁能否免除劳动行政处罚
  5. 没收违法所得交不上要怎么办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2.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
  3.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5.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6.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7. 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