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违法维权的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程序违法维权的程序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29

 
126489
大家都知道,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有时会触犯到法律,一般行政主体按照行政程序的行为违法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来说,顺序与步骤是导致这个的重大原因,有时会将这方面的颠倒实行,从而导致违法。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行政程序违法维权的程序。

行政程序违法的表现及其影响

引言

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有时会触犯法律,特别是在行政程序方面。本文将探讨行政主体按照行政程序违法的表现及其影响。

行政程序的定义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经历若干步骤,采取一定形式和方法,在法定期限内,按一定顺序完成的过程。然而,由于我国尚未有统一规范的行政程序法,并且一直以来“重实体,轻程序”传统思想的影响,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不重视行政程序,甚至违反法定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

行政程序违法的表现

行政程序违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步骤欠缺

即某行政法律行为的作出应依行政法规规定的步骤进行,但行政主体违法而未采取或履行相应的步骤。法律通过规定行政程序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轨迹,为行政主体设定相应的程序性义务。行政主体必须按部就班、不折不扣地履行,其中包括行政程序不得跳越。行政主体不能遗漏、疏忽法律预先设立的行政程序而进行活动,否则将侵犯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影响法律的公正与严肃。

2. 顺序颠倒

即行政主体违反法律规定的先后顺序作出行政行为而构成的违法。行政程序是由若干个步骤、阶段在时间上延续所构成,如同链条一环紧扣一环,从而保证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顺利进行。行政主体不能先进行后面的行政程序,再进行前面的行政程序,否则将会导致行为无效。

3. 形式违法

即行政法律行为的作出应当采取某种法定形式而未采取,或采取了法律禁止的形式,构成程序违法。随着行政法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行政行为的法定形式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一方面是为了监督行政主体的执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然而,由于我国的行政法规建设起步较晚,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以致现实生活中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4. 时限违法

即行政法律行为的作出超过法定的时间限制,从而构成违法。为了保证行政活动的高效率,行政程序的各个环节应当有时间上的限制。然而,在我们“依法行政”的建设过程中,行政主体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操作的现象并不鲜见。例如,行政主体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给予当事人充分答辩时间和出席陈述时间;或未按法定期限作出裁决,既不通知当事人也不经批准延期;或已过追诉时效仍追究相对人法律责任等。

结论

行政程序违法严重影响了行政主体的合法性和行政行为的效力,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因此,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严格遵守行政程序,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以维护法治社会的正常运行。
延伸阅读
  1.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2. 车辆扣分不服的法律处理程序
  3. 业主委员会决定的撤销程序
  4. 行政诉讼是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吗
  5. 交通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时间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2. 行政处罚违纪党员处理程序
  3.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
  4.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5.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6.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7. 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