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审计记录应注意哪五个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做好审计记录应注意哪五个问题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12555
审计记录的好坏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及审计工作的效果,要使记录的资料准确、规范和完备,审计人员必须做好审计记录,做好审计记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记录完善与否,是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充分体现。对审计资料的记录应当简明扼要,使人一目了然,不产生疑义。因此,审计人员必须运用好语法、修辞、逻辑等基础知识,掌握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基本技能,用精炼的文字,准确完备的表达复杂的审计对象,使审计记录条理清晰,简练畅达,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二、确定审计记录的分类标准。同一审计人员在同一审计事项往往因分类思路而异遂产生一些难以进行综合的审计记录,因此,制定统一的审计记录分类标准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基础建设。在制定审计记录的分类标准应做到:要注意所列记录应当与会计对象的分类方法基本协调,必须将会计账户分类与按项目分类有机结合,坚持以按会计账户分类为基础的方法。

三、设计审计资料的分类记录。要按照审计操作的不同特点,分门别类地设计各具特色的审计记录。审计记录一般可分为审计调查记录和书面审查记录两大类。审计调查记录按调查对象多少,又可分为个体调查记录与群体调查记录,这两种记录需要载明类似于会议记录的有关内容,以陈述性表达为主。书面审查记录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细分为摘录性记录与计算性记录,书面审查记录应尽可能围绕审计事项的个性,多设计些格式,这样既便于审计记录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促进审计操作标准化。

四、严格审计取证记录内容。审计记录作为一种特定的审计文书,它也像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一样,具备其必需的实质性内容,审计取证记录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被审查内容的事实陈述;二是审计的方法;三是审计取证的对象;四是存在的错弊问题属于何种性质;五是提供审计证据人员的签证意见;六是审计记录人员的签名;七是审计记录复核人员的签名。

五、开展审计记录交流。审计机构应有计划地开展审计记录专题评议、专项经验交流和专业知识竞赛活动,选优判劣,通过交流经验,拓展思路,提高审计记录规范化操作水平,进而使审计记录更加完善。

由此可见,审计记录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而言都至关重要,它贯穿整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和写好审计报告的依据。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审计记录,充分保证审计质量,以降低审计风险。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同意赔偿怎么办
  2. 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不赔偿怎么办
  3. 公司收购可以吗?要注意哪些问题
  4. 交通事故分两次起诉可以吗?
  5. 双方签订的合同怎样才算无效?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被审计单位转移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处罚
  2.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3.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4.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5. 新条例增强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力度
  6. 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7. 交通事故诉讼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