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公检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中的“公检法”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3-11-26

 
125497

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公检法”与国外刑事诉讼的区别

“公检法”是中国特有的法律术语,指的是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三个机关,统称为国家司法机关。

国外刑事诉讼的组成

在国外的任何国家,不存在“公检法”这个词汇。在刑事诉讼中,只存在“控、辩、裁”三方。控方代表国家,辩方代表民间,法院代表第三方。控、辩双方对抗,法官居中裁判。三方只服从法律。警察是政府的一部分,不属于司法机关。

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

在中国古代,也没有“公检法”这个词汇。行政长官兼理审判,御史负责对行政长官的监督。捕快不是官员,而是行政长官的差人。中国古代不重视人权,也没有辩护制度。

“公检法”在中国的出现

不知何时,中国出现了“公检法”这个词汇。公安局排名第一,检察院排名第二,法院排名第三。这个顺序与现代法律观念相矛盾。

中国刑事诉讼中的权力分配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规定: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时,必须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法院的审判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法院在刑事诉讼中拥有最高权力。法院决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当如何处罚。法院的审判权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涉。

检察院的检察权

检察权由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院决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逮捕、是否应当起诉。检察院的检察权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涉。如果政府乱抓人、刑讯逼供或非法取证,检察院有权力进行调查和处理。如果法院不依法办案,检察院也有权力进行调查和处理。

公安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的职责仅限于刑事案件的侦查、犯罪嫌疑人的临时拘留和预审。关于是否需要逮捕、是否需要起诉,公安机关需要向检察院报告并由检察院决定。关于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需要听取法院的判决。法院在判决时需要倾听公诉人和辩护人的意见,而不需要听取警察的意见。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代理人与公诉人的区别
  2. 主犯不退赃从犯全退赃怎么办
  3.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4. 法院对检察院抗诉的态度
  5. 刑事诉讼调解程序的明确性要求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
  2. 伪证罪的刑罚
  3. 刑事案件和解的阶段
  4. 管辖
  5. 回避的种类及其含义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7. 刑事申诉的定义和适用法律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