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审计应如何搞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法律知识

离任审计应如何搞好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5-25

 
12454
离任审计是通过对离任单位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评价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履行其职责及衡量工作业绩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搞好离任审计工作的关系处理

正确处理新老法定代表人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面对即将离任的人和即将接任的人。作为离任者,原法定代表希望审计部门能对其在任期内的工作进行正面评价。而新的法定代表人则出于对自己今后工作的考虑,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例如,在某乡镇的离任审计中,截至离任日的账面结余为46万元,而实际上,银行存款和现金结余只有2万多元,账面和实际相差40万多元,主要原因是会计没有及时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既要保持客观公正,又要耐心地解释,使离任者能够明确了解情况,接任者能够清楚接手。

正确处理审计与被审计的责任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政策的完善和财政监督力度的加强,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更加隐蔽,造假的技巧也更加高明,会计资料的失真程度严重。审计人员稍有疏忽,就无法揭示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不实以及资产、负债、损益虚假的情况,从而导致审计结论的错误,严重影响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形成审计风险。例如,在某单位的离任审计中,发现以会议费为名变项列支招待费2万多元,同时发现收入没有入账,形成了“小金库”4万多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在审计实施前要求被审计单位会计就提供的会计资料作出“承诺”,让他们承担会计责任,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审计实施阶段,我们主要通过财务及相关资料发现和查证问题,对于一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会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我们会进行深入调查核对,确保将问题查清楚。

正确处理审计与调动的关系

按照相关规定,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时必须先进行审计,然后再进行调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审计还没有开始,组织或人事部门就已经将原法定代表人调离。这样一来,离任审计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无法为干部的评价提供一个主要的客观依据,同时也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因此,组织人事部门必须与审计部门密切配合,处理好审计与调动的关系,坚持在审计部门提供审计报告后再决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否调离。

搞好离任审计工作的关键

除了正确处理以上几种关系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搞好离任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也需要理解、支持和配合离任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坚持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能是搞好审计工作的关键。此外,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审计干部队伍也是搞好离任审计工作的保证。

延伸阅读
  1.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2. 市区内建筑工程高空坠物有什么危害
  3. 工程审计的定义和目的
  4. 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5.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面对处罚,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处罚措施
  2.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3. 内部审计机构的使命
  4.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5.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6. 政府行政监督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7. 审计实质性测试的主要工作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