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为什么要委托代理人,哪些人可担任刑诉辩护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辩护法律知识

公诉案件为什么要委托代理人,哪些人可担任刑诉辩护人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03

 
122861

公诉案件的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的资格和时间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后的3日内,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公诉案件的代理人可以是律师、人民团体或者被害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被害人的监护人或亲友。被委托的代理人的人数不得超过2人。

委托代理人的必要性

一般情况下,任何公诉案件的被害人都有权委托代理人代理诉讼。然而,根据司法实践,以下情况下委托代理人是非常必要的:1. 无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2. 被害人不能出庭或不便出庭,例如被害人重伤、死亡或案件涉及到被害人的个人隐私;3. 被害人对公诉持有异议,即被害人与检察机关的意见不一致;4. 由自诉案件转为公诉案件,即案件性质发生较大变化;5. 被害人认为需要特别维护某些具体合法权益。

刑诉辩护人

辩护人的参与时间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时间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然而,大多数国家允许辩护律师在诉讼的开始阶段行使辩护权,也有一些国家要求辩护人在案件进入起诉阶段后才能行使辩护权。在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三种人可以担任辩护人: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或亲友。但是,正在执行刑罚或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延伸阅读
  1. 刑事委托辩护人的适用情形和指定辩护的规定
  2. 刑事案件公诉费的计算方法及收费标准
  3. 强制医疗需要指定辩护吗
  4. 公职人员能在刑事案件中辩护吗
  5. 委托辩护的定义与时间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
  2. 一、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3.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
  4. 一、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现状
  5.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6.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的法律问题
  7.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