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办案人员应回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哪些情况下办案人员应回避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1-25

 
122192
根据规定,办案人员,包括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侦查人员,只要有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应当自行回避,而且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起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来看看吧。

办案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况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根据法律规定,办案人员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如果办案人员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包括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姊妹,他们都应当自行回避。即使他们作出了判决,其公正性也会受到怀疑,无法让人信服。此外,其他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办案人员回避。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

办案人员及其近亲属虽然不是本案的当事人,但如果案件与他们有利害关系,对案件的处理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办案人员回避。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办案人员如果曾经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继续办理此案会受到他们当初提供的证言、鉴定结论的影响,不利于全面、公正地审理案件。因此,办案人员也应当自行回避。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办案人员与本案当事人存在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例如曾经是同事、战友,或者存在恩怨或借贷关系等。这些关系可能会影响办案人员的主观意识和判断,进一步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因此,法律要求办案人员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办案人员回避。

办案人员不得接受请客送礼

除了上述情况外,法律还明确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如果办案人员违反了上述规定,应当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办案人员回避。

因为案件审理的公正性要求整个审理过程公开进行,不允许幕后交易。如果办案人员私下接受一方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在不应当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时候会见了一方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将对另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办案人员有上述行为应当受到行政纪律处分,并可能构成受贿,面临法律责任。同时,办案人员应当回避,不能再办理此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发现办案人员有上述行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二审是否可以不开庭审理
  2. 冒名签订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被冒名人追认前能不能撤销
  3. 合作开发合同纠纷刑事上诉状解释怎么
  4. 主体缺乏合同资格和实际履行能力
  5. 家人是否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
  2. 刑事诉讼中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
  3. 刑事诉讼中回避的处理办法
  4.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辩护词怎么规定的
  5. 什么叫刑事辩护,概念是什么
  6. 辩护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7. 探索刑事辩护律师的权益?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