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人民检察院对申诉或者控告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受理、审查申诉一般由作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进行。如果直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诉,且没有经作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上级人民法院可以交该人民法院审查,并告知申诉人。如果申诉案情疑难、复杂、重大,或者已经由作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后仍然坚持申诉,上级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审查,下级人民法院也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处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本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判的申诉,可以交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审查后,应当写出审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定。对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或者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的申诉,可以由原核准的人民法院直接处理,也可以交由原审人民法院审查。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写出审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逐级上报原核准的人民法院审定。
人民法院受理申诉后,应当在3个月内作出决定,最迟不得超过6个月。人民法院受理申诉材料后,应当认真进行审查,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符合法定申诉理由的案件。
重新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对申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和重新判决的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符合以下法定申诉理由之一的案件应当重新审判:
申诉人提供了人民法院在审判时没有掌握的事实材料,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原判决、裁定对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实、重大情节在认定上发生了错误。
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包括: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在引用法律出现错误,即判决、裁定所引用的法律包括条款、有关司法解释时出现错引;定性定罪错误,就是判决、裁定混淆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判刑错误就是判处的刑罚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轻、重限度,如轻罪重判、不应该适用附加刑的适用了附加刑或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未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应当从轻的作了从重处罚等情况。
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应当清正廉明,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如果法官在办理案件时,存在利用职权贪污赃款、收受当事人的贿赂,或者出于私情故意曲解法律,公然违背事实和法律规定等行为,申诉人可以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