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扣除借款本金利息是否有风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法律知识

提前扣除借款本金利息是否有风险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12071

1.对债权人造成的风险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只要当头抽走利息,在诉讼中法院都会以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当然实践中为了规避法律,债权人会想出种种办法,这里讲两个对债权人不利的做法。一种是预先扣除了利息,但是这部分利息没有在借款合同、借款凭证中作为借款体现。另一种是大额借款仅有借条或者收条,没有相关证据佐证。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建议在借款之前咨询律师,提前防范法律风险。

案例:a公司从b公司借款2300万,a公司为此出具2张收条,以表明收到b公司300万现金和2000万代偿款(代为偿还a公司欠银行的贷款)。诉讼中a公司提出300万为提前扣除的利息,因这笔款项是现金交付,b公司无法提供款项交付凭证,也不能准确陈述这一大额现金交付的时间、地点及款项来源等情况。同时作为企业法人,这笔款项也没有账册凭证。因此b公司不能证明已经交付300万的事实,那么法院只能认定这300万没有实际交付,这样a公司也就不需要偿还这300万了。

2.对债务人造成的风险

虽然合同法有明确规定,但是前面也提到了债权人仍然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规避法律。这里要讲一种债权人规避法律的有效办法。比如债权人甲借给乙20万,双方约定提前扣除利息5万元。那么这个时候甲可以先将20万通过银行转给乙,然后乙再归还5万元现金给甲,也就是说实际借款只有1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乙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给了甲5万元利息,那么法院只能认定甲实际借款20万元给乙。司法审判这么做的理由是:合法的民间借贷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都应当按照借款合同(可以是规范或者简单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作为律师我经常会问当事人你有没有证据、有什么证据,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因为“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法谚有云:“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建议各位在重大交易之前一定要咨询律师。防范法律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提前收集和留存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延伸阅读
  1. 房产开发企业的私人借贷利息是否可税前扣除?
  2. 对债权人造成的风险
  3. 网贷逾期最长期限是多久
  4.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责任
  5. 高利贷本金可以不还吗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会计证管理办法(试行)
  2. 建筑工程财务工作范围
  3. 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舞弊行为
  4. 经理
  5. 一、审核会计报告
  6. 顶层设计
  7. 税务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互动关系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高利贷借款合同范本
  2. 典当借款合同范本
  3. 无利息借款合同范本
  4. 土地抵押借款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