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会产生哪些效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会产生哪些效力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0-05-25

 
120675

作为指控犯罪和辩护依据的各种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让当事人辨认,确定其真实性。无法随案移送到法庭的物证、书证等,可以出示原物照片,并让当事人辨认。

法律咨询:

您好,提起公诉有什么效力?

律师解答:

一、对法院的效力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活动,对人民法院必然产生三个方面的效力:

1、启动审判程序。

2、限定审判标的。

3、限定裁判的范围。

二、对被告人的效力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的活动,首先就使被告人处于受追诉的诉讼地位,从而引起被告人必须接受国家审判的义务。被告人不得逃避这种义务。特别是没有采取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的被告人,从接到经人民法院送达的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之日起,就有准备随时出庭接受审判的义务,不得擅自离开其常住地而逃避接受审判。

当然,从接到起诉书之日起,被告人也就具有了辩护的权利。他可以根据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准备辩护意见,也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人为自己进行辩护。

三、对被害人的效力

在有被害人的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活动,可能对被害人产生三个方面的效力:

1、终止被害人与犯罪人私下协商解决的权利。

2、被害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3、在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中,人民检察院一旦提起公诉,被害人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更有权利和义务出席法庭。如果被害人不按照要求出席法庭,就可能导致对自己不利的后果。

四、对检察院的效力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活动,对于检察机关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效力,具有一定的拘束力。这种效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举证的义务。

2、服从的义务。

3、不再起诉的义务。

相关法律知识:

被告人最后陈述完毕,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开始评议。

合议庭评议应当秘密进行,评议的任务是在法庭审理的基础上,对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评断,并做出结论。进行评议时,合议庭成员有平等的发言权,意见有分歧时,采取表决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判决,但少数人的意见应当记入评议笔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和《法院解释》的有关规定,合议庭经过评议,有权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如下处理:

(1)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应当做出有罪判决;

(2)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做出有罪判决;

(3)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4)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5)案件事实部分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依法做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部分,依法不予认定;

(6)被告人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7)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8)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并且不是必须追诉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9)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对于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延伸阅读
  1. 审查起诉的概念与作用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
  3. 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
  4.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意义和作用
  5. 提出国家赔偿后是否还可以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我国刑事公诉权的监督问题及其原因
  2. 刑事诉讼的目的与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
  3.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
  4.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
  5. 刑事公诉案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6. 刑事诉讼法补充立案的内容是什么
  7. 危险驾驶罪辩护词的撰写要点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