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2-27
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属于原始证据的一种。然而,如果鉴定结论只是复印件的话,则属于传来证据。
鉴定结论是指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这种判断被称为鉴定,而进行鉴定活动的人被称为鉴定人。鉴定人根据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做出的结论被称为鉴定结论,有些国家也称之为鉴定意见。
鉴定结论是诉讼证据的一种形式,与证人证言等人证不同。鉴定人并没有直接或间接感知案件情况,因此鉴定结论并非陈述事实情况,而是表达专业判断意见。
在对鉴定结论进行判断和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鉴定结论并不具备预定的证明效力,因为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和限制,鉴定结论可能存在出错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对鉴定结论进行检证。其次,鉴定结论只能回答专业技术问题,不能回答法律问题。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未经复制或转抄的证据,也就是案件的第一手材料。在刑事诉讼中,例如作为物证的原物、作为书证的原件、证人目睹犯罪事实的证言等,通常被认为是原始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像合同纠纷中的书面合同、订货合同中的样品,以及亲自耳闻目睹案件事实的证人作出的证言等都属于原始证据。在行政诉讼中,亲眼目睹违法活动的证人证言、当事人对自己违法行为的陈述、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现场检查笔录、罚没款收据以及扣押物品清单等,都属于原始证据。由于这些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产生,即来源于原始出处,因此一般来说,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高,对案件的证明作用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