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羁押期限表格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2-15
刑事诉讼的羁押期限是个非常重要但又纷繁复杂记忆H,笔者在此系统总结如下,希望能够让大家对刑事诉讼的程序由一系统宏观的理解,并且能够系统地记忆在刑事诉讼中重要的期间:(羁押期限包括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
刑事诉讼阶段中的羁押期限
拘传、传唤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拘传或传唤的时间限制如下:- 12小时:一般情况下,被拘传或传唤的人员需在12小时内作出进一步的处理;- 不超过24小时:如果案情特别重大或复杂,需要采取拘留或逮捕措施的,可以延长至不超过24小时。
取保候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7条第二款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监视居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一款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拘留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措施的时间限制如下:- 3+7:拘留时间为10日,其中7日是指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 7+7: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4日;- 30+7:如果案件涉及多次犯罪、结伙作案或流窜作案的,可以延长30日,并在此之后再延长7日。
批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对已被公安机关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检察院应当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最长17日。
律师会见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律师会见,至迟不得超过48小时。
侦查羁押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二款规定,侦查羁押的期限如下:- 2+1月:如果案情复杂,且期限届满不能终结,需要上一级检察机关批准延长一个月;- 154条+2月:如果案件涉及交流广集且重大复杂的情况,需要省级检察机关批准延长两个月;- 156条+2月:如果案件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需要省级检察机关批准延长两个月;- 157条+无期:如果案件因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情况下,需要最高检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延期审理。
变更强制措施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