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11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按照保险标的的不同分为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是一种有偿合同,作为有偿合同,即付了对价之后就必须从接受对价的一方当事人那里取得某种利益。保险合同的保障性特征是其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特征。
保险合同的补偿性特征体现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即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只负责用货币进行补偿,不负责对受损的标的物返还原物或恢复原状。人身保险合同具有给付性特征,即在发生保险事件时,保险人按约定的金额和方式给付。
保险合同的附合性特征体现在保险合同的条款由保险人事先制定,被保险人只能符合条款要求才能成立合同的缔约方式。保险合同的附合性特征要求每一种保单仅对符合条款要求的标的承担责任内的保障。
保险合同是一种射悻合同,即在订立合同时,保险人是否履行赔偿或给付的义务取决于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是否发生。保险合同的射悻性特征使保险人承担风险,而被保险人希望保险事件不发生以保证安全。
保险合同的射悻性是保险活动中的重要条件,保证了保险人对每一位保险单持有人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保险合同的射悻性意味着保险人承保的保险标的存在风险,而被保险人投保的风险是不确定的。如果保险人承保的保险标的没有风险或被保险人投保的风险是必然发生的,就存在欺诈行为。例如,被保险人投保桥梁建工险,但在常年水位下,工程发生了没顶之灾。保险人以设计错误为由拒绝赔偿,因为设计错误使风险发生具有必然性,所以保险人的拒赔理由是合理的。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是一项重要原则。保险合同对诚信有特殊要求,因为保险是一种以交易的承诺性为特点的商品。投保人在缴付保险费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产品,只能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获得赔偿或给付。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信任是保险交易发生的基础。保险合同的诚信要求包括告知义务、危险增加通知义务和安全防护及事故发生通知义务。被保险人应如实告知保险人有关情况,否则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或拒绝赔偿。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发生灾害时应积极救护并及时通知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或因不积极施救而扩大的损失,保险人有权拒赔。
目前保险业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这既与其他行业共有的原因有关,也与保险业自身的特点有关。共性原因包括历史、产权制度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因素。历史原因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誉没有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产权制度原因是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单一、所有者缺位,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社会规范方面的原因是对失信缺乏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失信成本低,守信得不到好处。保险业自身特有的原因包括保险营销的中介性、保险产品的复杂性和保险业务的长期性。保险产品承保的是与损失、灾害、死亡等风险相关的内容,需要通过中介人销售。保险产品的复杂性使消费者难以理解,给不诚信的保险公司和代理人提供了机会。保险业务的长期性使得保险公司可能放松诚信自律和对代理人的教育,为了短期指标和一时风光而不惜牺牲诚信。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实施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的法律环境。然而,保险合同纠纷的增多表明对保险合同的法律特性认识还不够准确。保险合同的保障性、补偿性、给付性、附合性、射悻性和最大诚信性等特性与一般经贸合同不同。准确揭示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保险合同,引导人们按照保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开展保险活动。这对进一步完善保险法律制度,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