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收监谁决定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14
监外执行正对的是特殊的罪犯,他们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能够在监狱里面执行,所以需要在监外执行,当然,当监外执行的条件消失或者违反监外执行的规定的时候,就会取消监外执行,那么,监外执行收监谁决定,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解释草案明确暂予监外执行和收监程序
取消暂予监外执行收监的情形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投刑的罪犯,根据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收监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的刑罚执行制度。该制度体现了中国惩罚与改造罪犯相结合和人道主义刑事政策,有利于罪犯的教育、感化和挽救。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
收监是指监狱按照法定程序将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2年、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收押入监的活动。收监标志着刑罚执行的开始,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收监:
- 骗取保外就医的;
- 以自伤、自残等欺骗手段故意拖延保外就医时间的;
- 办理保外就医后并不就医的;
- 违反公安机关监督规定经教育不改的;
- 经治疗后疾病已痊愈或病情基本好转的。
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安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收监执行:
- 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 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 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 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 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 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 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 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综上所述,暂予监外执行针对的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投刑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