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3-28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针对每一种罪名都有相应的刑罚,并根据犯罪情节的不同进行裁量。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机关应当对其严格管理监督。对于服刑中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原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服刑改造的情况通报负责监外执行的公安机关,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管理监督。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告知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必须接受监督改造并遵守相关规定。
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对于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裁定的同时决定对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由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通知人民法院将该罪犯依法交付执行。如果罪犯是在执行过程中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监狱等执行机关收监。暂予监外执行过程中罪犯刑期届满的,应当由原关押监狱等执行机关办理释放手续。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原关押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被判处死刑的罪犯不适用暂予监外执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罪行严重,具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不应允许暂予监外执行,以避免对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影响。被判处管制或单独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属于开放性刑罚,无需暂予监外执行。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在执行过程中并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才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被判处管制的罪犯,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罪犯,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如果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或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应当及时收监。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也应当及时收监。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并将相关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对于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的,脱逃的期间也不计入执行刑期。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监狱或看守所。
监外执行新刑法的规定,有助于缓解司法资源紧张的问题,节约了司法机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司法资源的重新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