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什么是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0-07

 
116143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那么什么是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不知道的小伙伴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

一、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具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其安全,防止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发生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人员应尽的职责。同时,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一旦发生枪支被盗、被抢或丢失的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因此,丢失枪支不报罪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近年来,持枪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其中之一原因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和人员疏于枪支管理,频繁发生枪支被盗、被抢或丢失的事件,导致枪支流入社会,被犯罪分子获取和利用,对公共安全构成潜在严重威胁。

二、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丧失对枪支控制的情况。首先,不及时报告指的是在发现枪支丢失后未立即报告,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条件。如果行为人在一段时间内未发觉枪支丢失而被他人利用作案,不应认定为不及时报告。如果行为人对枪支保管完全按规定,但因意外被盗、被抢而及时报告,不构成本罪。其次,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丢失公务用枪不及时报告行为才构成本罪,这是本罪成立的法定要件。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严重后果包括枪支丢失落入犯罪分子手中被予以持有、使用或因枪支走火导致重大人身伤亡等。

三、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包括:(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执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

四、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不及时报告。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枪支丢失而没有报告,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对枪支丢失可能是出于过失,但不及时报告则是出于故意。

延伸阅读
  1. 袭警犯罪的共同犯罪性质
  2. 黑恶势力团伙的认定标准
  3.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
  4. 高利贷索要行为是否构成绑架罪
  5. 香港家庭性暴力问题严重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诽谤罪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2.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3. 打了受重伤的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4.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5.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6. 偷越国(边)境罪的处罚
  7. 中国刑法对强奸罪的规定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