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口供不一致是伪证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法律知识

两次口供不一致是伪证吗

点击数:75 更新时间:2023-11-23

 
115221

两次口供不一致是否构成伪证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进行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具体而言,虚假的证明包括证人提供虚假证言,鉴定人提供不符合事实真相的鉴定结论,记录人提供不真实的记录,翻译人提供歪曲原意的翻译。隐匿罪证则指掩盖歪曲事实真相、毁灭证据,将应该提供的证据予以隐匿。

伪证罪的客观表现

伪证罪的客观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2. 隐匿罪证。

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是指对案件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或对罪行轻重有重大影响的情节。

如果伪证的事实无关紧要、对案件的处理影响不大,不能以伪证罪论处。至于伪证行为是否造成了错判,不影响定罪,但可作为量刑的情节予以考虑。

伪证罪的适用范围

伪证罪适用于刑事诉讼活动中的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行为。然而,在一般责任事故调查处理中、审计、监察等行政活动中发生的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行为,不能以伪证罪论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将受到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对于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单位、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单位负责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审计机关可予以警告、通报批评,并可酌情处以罚款;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审计机关将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这些行为在客观上也表现为隐瞒事实真相、毁灭、伪造、隐匿有关资料,但由于不是发生在刑事诉讼中,所侵犯的客体不同于伪证罪,因此只能按照其他犯罪的情况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1. 拘留32天,伪证罪出来说有前科了,是不是留下底案了?
  2. 刑事赔偿的范围和情况
  3. 工伤保险中的伪证行为所涉及的法律责任
  4. 作伪证造成冤枉的处理方式
  5. 伪证罪拘留多少天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2.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3. 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的界定
  4.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5.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6. 招摇撞骗罪的怎么量刑
  7. 寻衅滋事罪是多少条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