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17
在实施盗窃行为时,被警察抓现行是否属于未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行为人已经实际控制了财物,那么可以认定为盗窃已经完成,即盗窃既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根据情况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会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处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犯罪实行行为是否已经实行终了为标准,犯罪未遂可以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未实行终了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具体犯罪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在犯罪实行行为实施终了之前,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继续实施犯罪,形成了犯罪停止的状态。例如,甲潜入仓库盗窃,在刚刚打开保险柜,尚未来得及往外取财物时,即被保卫人员抓获。
实行终了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将具体犯罪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后,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刑法规定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结果,形成了犯罪停止的状态。例如,乙为了杀害丙,用木棍猛击丙的头部5下,以为丙已经死亡而逃离现场,但丙被路过的群众发现送往医院抢救而脱离生命危险。
从犯罪既遂的时空距离来看,实行终了未遂比实行未了未遂离犯罪既遂较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行终了未遂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在量刑时应有所区别。
根据行为的实行客观上能否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犯罪未遂可以分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并且这一行为实际上有可能完成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例如,甲用枪向乙射击,意欲打死乙,但由于其枪法不准,未能击中乙,乙见状得以逃脱。
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其行为的性质,致使其行为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在不能犯未遂中,行为人对其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即实际上不能完成犯罪而行为人却认为可以完成犯罪。这种认识错误就是成立犯罪未遂之“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不能犯未遂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工具不能犯未遂和对象不能犯未遂。工具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由于对所使用的犯罪工具存在错误认识而未能完成犯罪导致的未遂。例如,将白糖当作砒霜放入他人食物中意图毒死他人。对象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对所指向的犯罪对象存在认识错误而未能完成犯罪导致的未遂。例如,将野猪当作人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