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09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属于特殊主体。而普通侵占罪的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属于一般主体。
职务侵占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普通侵占罪的主观内容是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决意占为己有并拒不交还。
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将公共财物变为私人财物。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采取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普通侵占罪则要求行为人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职务侵占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国有的、集体的和个人的财物。而普通侵占罪所侵犯的仅仅是他人的三种特定物,即行为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这里的他人仅指个人,不包括单位。
职务侵占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普通侵占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职务侵占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普通侵占罪只有在有告诉的情况下才会处理。
如果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予立案追诉。
根据《刑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并涉嫌以下情形之一,应予立案追诉:
根据本条规定,以下情形属于“归个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