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与普通侵占罪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职务侵占与普通侵占罪的区别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09

 
114776

职务侵占与普通侵占罪的区别

特殊主体与一般主体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属于特殊主体。而普通侵占罪的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属于一般主体。

不同的主观意图

职务侵占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普通侵占罪的主观内容是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决意占为己有并拒不交还。

不同的客观表现

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将公共财物变为私人财物。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采取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则不影响本罪成立。而普通侵占罪则要求行为人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不同的侵犯对象

职务侵占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国有的、集体的和个人的财物。而普通侵占罪所侵犯的仅仅是他人的三种特定物,即行为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这里的他人仅指个人,不包括单位。

不同的客体

职务侵占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普通侵占罪所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不同的处理方式

职务侵占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普通侵占罪只有在有告诉的情况下才会处理。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如果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予立案追诉。

根据《刑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并涉嫌以下情形之一,应予立案追诉:

  1.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并且超过三个月未还。
  2.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并且进行营利活动。
  3.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并且进行非法活动。

根据本条规定,以下情形属于“归个人使用”:

  1. 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其他自然人使用。
  2. 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
  3. 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
延伸阅读
  1. 挂靠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2.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3. 职务侵占与盗窃罪的区别
  4. 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5. 无因管理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2.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3. 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的界定
  4.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5.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6. 招摇撞骗罪的怎么量刑
  7. 招摇撞骗罪要符合什么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