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罪与诈骗罪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法律知识

欺骗罪与诈骗罪区别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10

 
114162

欺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法中并没有单独规定欺骗罪,而是将欺骗行为视为诈骗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从本质上讲,欺骗罪与诈骗罪并没有本质区别。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骗取大额财物时,构成了诈骗罪。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1. 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诈骗罪,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诈骗罪,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有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

诈骗罪的构成条件

1. 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而非其他非法利益。换言之,诈骗罪的目的在于骗取财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犯罪行为虽然也采用了诈骗手段,例如拐卖妇女、儿童、骗取银行贷款等,但并不属于刑法上的诈骗罪,这些犯罪行为在刑法中有相应的罪名,如贷款诈骗罪。

2. 诈骗罪在客观上要求已经实施了诈骗行为,并且骗取了大额公私财物。诈骗行为通常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形式,目的是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做出错误的财产处分。例如,张三虚构了一批待售木材,并通过一系列欺骗手段使李四相信并支付了所谓的“货款”,那么可以认定张三已经实施了诈骗行为,具备诈骗罪的犯罪事实。

3. 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诈骗罪。一般来说,只要是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在实施诈骗并骗取财物的情况下,都可以构成诈骗罪。

4. 行为人必须是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诈骗,否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例如,A向B出售二手车时声称该车去年已经检查过没有问题,但B事后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A并非故意欺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那么就不能认定为诈骗罪。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的刑事判决规定
  2. 借贷诈骗与借款后跑路的区别
  3. 投资协议纠纷是否涉嫌诈骗
  4. 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
  5. 如何认定股份转让诈骗罪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2.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3. 投降罪
  4. 背叛国家罪的性质和定义
  5.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6. 被判寻衅滋事罪子女有何种影响吗
  7. 招摇撞骗罪要符合什么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